数学统计学院始建于1958年,现有数学、力学、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,数学与应用数学、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应用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,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,数学、力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应用统计、学科教学(数学)专业硕士学位点。学院实施本硕博贯通与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。
数学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和双一流培育学科,“数学与应用数学”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“信息与计算科学”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拥有“宁夏数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”“宁夏力学交叉与科学计算重点实验室”“宁夏新型材料与工程技术研究人才小高地”等平台,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、基层教学组织1个。
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0人,其中教授19人、副教授39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0人;博士生导师21人、硕士生导师61人。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3人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,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,1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一、二层次,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,1人入选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人员,2人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,1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,1人入选自治区“海外引才百人计划”,1人入选自治区“312人才计划”,2人入选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3人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,5人入选青年托举人才,1人荣获自治区青年科技奖,2人荣获宁夏大学“立德树人楷模”、2人荣获宁夏大学“立德树人岗位标兵”称号,1人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,1人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榜单。
学院在动力系统建模与控制、复分析及其在力学中的应用、偏微分方程及科学工程计算、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方法等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和特色。近5年,立项国家级、省级各类科研项目105项;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500余篇,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;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39项,包括“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”、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、自治区五小创新成果三等奖、省级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各一项,自治区优秀科技论文奖多项。
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,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近5年,本科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70人次、区级奖项320人次。
现有学生1167名,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16名。2025年按照三个专业、六个方向招生:
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(师范)1958年开始招生,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(二级认证),旨在培养能在基础教育领域从教的数学骨干教师。
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(卓越教师培养班)2023年开始招生,实施小班化教学和导师制,旨在培养新时代卓越数学教师。
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(基础拔尖人才培养班)2022年开始招生,实施小班化教学、双班主任和导师制,旨在培养在数学及其交叉学科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。
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1996年开始招生,2014年设立金融数学培养方向,以风险管理、证券投资、投资效益优化等各种金融问题为背景,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金融大数据分析人才。
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,实施本科生导师制,旨在培养能解决科学工程计算或信息、数据科学技术等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。
应用统计学专业自2018年开始招生。应用统计学为人工智能系统奠定了坚实的数理基础,其核心方法确保人工智能系统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潜在规律、构建可靠的预测或决策模型。本专业将紧密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需求,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学专业知识的同时,能够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,实现统计学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发展,培养出适应未来数字化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。
面向未来,学院将进一步弘扬“不怕困难,不畏风寒;根深叶茂,本固枝荣”的“沙枣树精神”,发扬“基础扎实、严谨治学、求真务实”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坚持特色发展、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,把我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、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学院,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






官方微信公众号